赭色
zhě
赭色:中國傳統色彩名詞,具有大火的熱度,并有固體質感的顏色。
(注:赭從赤從者,赤在甲骨文中從大、從火。)
國畫中赭色有赭褐、赭黃、赭紅,都是天然礦物顏料,其色穩定性好。產于赤鐵礦、磁赤鐵礦,山西、河北都有出產。
石質堅硬者色一般教深偏紅,日本色名大鑒中記載赭石產支那代洲的字樣,古代洲是現在的山西五臺縣。赭石即不加膠涂在紙上其色亦難去掉。
赭石制作起來很是方便,只要把赭石原料去雜質后搗碎研細加入膠水再研磨兌入溫水絞勻,帶其沉淀,將上層黃膘倒出蒸干收存就是赭石膏。
還有種鐵朱,比朱砂色暗,為偏紅的赭石制成,壁畫多用之 。
赭石在用時先將其放在碟內,用溫水沖一下馬上再倒掉,既可除膠,純赭石色如在紙上。色度上足后要刷礬水,如用絹繪畫,純赭色不能用在絹的正面,姜思訓的膏狀顏料買來直接化開就可用,一般不用拔膠,如膠大的顏料在化開前都可用溫水或溫酒沖一下,但紅色和黃色系的顏料除外。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的產品、技術、相關規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人士為目的。最終創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百科全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