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一)標簽印刷制版工藝
標簽印刷涵蓋了幾種主要的印刷方式,在制版階段.根據不同的產品性質,選擇不同的印刷方式,針對不同的印刷方式,制版工藝也有所不同。本文以柔性版制版工藝為例作簡要介紹。
柔性版制版工藝流程為:原稿一菲林(陰片)一曝光一沖洗一烘干一后處理。
1.原稿。適合柔性印刷的原稿設計應具備如下特點:色數多.但疊印少;不要求再現特別小的細節;網線不太高,但能取得彩色印刷效果;可以聯機做包裝加工。
2.菲林(陰片)。符合制版需要,圖文清晰、尺寸大小規格準確;用磨砂菲林,要求菲林四角密度一致;使用藥膜正字;用透射密度儀量度,白位密度為0.06以下;黑位密度為3.5以上。
3.曝光包括背曝光和主曝光。
①背曝光。感光樹脂版的支撐膜向上、保護膜向下平鋪于曝光抽屜中接受曝光。紫外光線透過支撐膜使感光粘接層固化.以建立穩固的底基,也可控制洗版深度,加強支撐膜與感光樹脂層的結合力。背曝光時間根據需要的底基厚度確定。
②主曝光。又稱正面曝光,感光樹脂版材支撐膜朝下,保護膜朝上。平鋪在曝光抽屜中.將保護膜連續一次撕下,再將菲林藥膜面貼在感光樹脂版材上面.把真空膜平女1始怎孽高產*女A 檢查方法蓋于菲林(非藥膜抽真空,使菲林與感光樹脂層貼合緊密。紫外線透過真空膜及菲林透光部分,使版材感光部分聚合固化。主曝光時間長短由版材型號和光源強弱確定。曝光時間過短會使圖文坡度太直,線條彎曲,小字、小點部分被洗掉,反之曝光時間過長會敷版,字跡模糊。如果在同一張印版上有大、小宇,粗、細線條.可視情況用黑膜遮蓋分別曝光.細小部分就不會因沖洗丟失,以確保印版質量。
4.沖洗。將未感光部分洗刷溶解,保留光聚合的浮雕。洗版時間長短根據印版厚薄和印紋深淺決定,洗版時間太短,版上會留下未感光的樹脂而影響制版深度,洗版時間過長會使版材膨脹,導致精細部分變形或脫落。
5.烘干。去除洗版溶劑,使印版恢復原來尺寸厚度。烘烤溫度在50—60℃之間。烘烤時間依版材厚薄和洗版時間的長短確定,一般厚版兩小時,薄版一小時。烘烤時間過長,烘版溫度過高將會使印版變脆而影響印刷壽命。烘烤溫度過低將延長烘干時間,烘烤時間過短,印刷時會出現爛版現象。
6.后處理。即除粘與后曝光。使感光樹脂徹底硬化(聚合)達到應有的硬度指標,并消除印版粘性,以利于油墨傳遞。后處理時間由測試所得,目的在于不龜裂、不粘著。
(二)標簽印刷用油墨
隨著經濟的發展,標簽在商品上應用的廣泛,帶動了標簽印刷業的飛速發展。但目前人們對于標簽印刷油墨的了解遠遠少于對標簽材質、印刷方式等方面的了解,標簽印刷油墨如一片神秘的領域亟待我們去認知和探索。
標簽印刷油墨種類很多,根據所采用溶劑的不同,可分為三大類——水性標簽印刷油墨、溶劑型標簽印刷油墨和UV標簽印刷油墨。
(三)標簽印刷中多工藝結合
目前國內標簽印刷主要采用凸版印刷、膠印、柔版印刷及絲網印刷幾種方式,從技術角度講,這些印刷方式各有千秋,都有其本身固有的優、缺點,沒有哪種印刷方式可以替代另外一種印刷方式。
膠印是較為廣泛的一種印刷方式,國內的單張紙印刷基本是膠印的天下,這種印刷方式速度快、印刷清晰度高、套印準確、印刷層次飽滿,但是耐用性較差同時墨層較淺,不太適于印制顏色鮮亮的標簽產品。
凸版印刷復制的圖文清晰度好,印刷速度較高,色強度和耐用性強于膠印,比絲網印刷稍差,但是層次體現和套準度都強于絲網印刷和柔印,因此國內大多采用凸版印刷方式進行標簽生產。
絲網印刷最大的優點是墨層厚重、遮蓋力好,但速度慢、層次體現較差、套準度較低(這是指國內一般水平,萬諳近幾年研發的絲網印刷機套準精度已達到了10個絲,速度每小時達6000印), 因此絲網印刷機可用來印刷層次感不強的標簽。
柔性版印刷的印品特性比較居中,國外多采用這種方式印制標簽,但這種技術對網紋輥的加工和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雖然機器較簡單但是工藝卻相當復雜,目前在國內采用這種方式印刷標簽的不多。
要想印制出最精美的標簽,就需要在印刷過程中將各種工藝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將各種印刷方式的優點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優勢組合。
多工藝結合的目的:
(1)有效的防偽作用:在同一張標簽產品上使用多種工藝效果進行印刷,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制假的化妝品和食品包裝的標簽上用這種印刷方式,可以讓消費者通過標簽一眼看出產品的真假,從而保障了產品生產廠家和消費者的利益,也為印刷廠贏得了極好的聲譽。
(2)提高印刷品的質量:多工藝的結合是將各種印刷工藝的優點組合在一起,所以這種組合印刷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印刷品的印刷效果,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感官要求,同時提高印刷廠的印刷質量,從而為其帶來更多的活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多種工藝結合也包含印刷和印后工藝的結合,產品生產中印刷和印后一次完成,直接出成品,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
多工藝結合的機器有以下兩種形式:
(1)一種是單機組合的:在商標印刷機中我們較常見的是斜背式的機器,在一臺機器上可以完成印刷、燙金、模切、排廢等功能,但因為是單機印刷,印刷尺寸會受影響。
(2)另一種是機組組合成生產線:是將凸印、網印、柔印及燙金、模切等印刷和印后加工工藝機組組成流水生產線進行印刷生產,在同一產品上實現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效果。這種組合式的印刷生產方式適應了目前標簽市場發展的需要,印刷品的檔次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也為印刷廠商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機組式的生產線在國內的發展越來越被看好。
標簽印刷中凸版、柔版與絲網印刷的相互結合
結合一個標簽生產的實際例子來說明在生產過程中的多工藝結合。我們要印刷一個標簽,其內容有彩色層次、藍色實地和人物頭像及相應文字說明,在以上的比較中我們知道印刷顏色層次較豐富的圖案,在標簽印刷中凸版印刷要比柔版印刷的層次感更強一些,印刷實地圖文部分最優選擇是絲網印刷,人物頭像我們可以選擇柔版印刷。因此在這個標簽上我們就將凸版、柔版及絲網印刷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生產線,從而印制出精美的標簽。在標簽印刷中這種凸版、柔版與絲網印刷相互結合的方式是一種多工藝結合較為典型的代表。
多工藝結合中的工序安排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大量的實際經驗,比如說絲網印刷干燥較慢等問題,所以在進行組合時要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
(四)標簽印刷的常見問題
當人們談到激光標簽時必然想到“需小心對待”這個詞,因為它很難生產和運輸。當然它是偉大的產品,市場對它很有需求。但如能用其它標簽代替它,那還是放棄激光標簽吧。
一個問題是過熱。激光印刷機上的溶合頭熱度達華氏250-300度,要生產出完好的標簽,就要把片基、粘合劑及襯里都組合好。即使各種原料都配好,如標簽在印刷中移動太慢,它也會受到熱損傷。 另一個是標簽折角的問題--這就意味著標簽作廢。產品受損后要到印刷廠修理。
在標簽運到用戶手中之前,紙供應商及制造商就要解決以上問題。
激光標簽一般在輪轉式柔性印刷設備上加工。據愛荷華州RLP公司副總裁Heinl所稱。“激光標簽很難在印刷機上生產。”
紙供應商需了解激光標簽所需的水分控制要求,這樣才可解決卷邊和印刷機卡住的問題。不論卷邊是發生在81/2或11模切上,制造商要解決這個問題將很難。
粘合劑是另一個要素。Heinl說,“如它太稀軟,就會在積滾筒上,那樣修起來很貴。除非在切邊時用了合適的刀片,否則灰塵積在滾筒上會使印刷機卡住。”
另外,在包裝成品上也小心,以免標簽折邊及損傷印刷商信息數據。
據伊利諾州CD公司銷售協調員F稱,該公司用特制的防卷襯里及可密封塑膠袋包裝激光標簽,以便防潮(潮加上熱會使產品卷邊)。由于粘合劑一年后才干透,因此標簽的儲存壽命寫在包裝上。 F稱,用戶為機器喂入激光標簽時,可用手放入進料盤,以防發生卷邊,這樣可避免故障產生。
四、智能標簽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或稱智能標簽。
1. 什么是RFID技術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采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2. RFID的基本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3.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4. 零售商推崇RFID原因
據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通過采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盡管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過于樂觀,但毫無疑問,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而現在單是盜竊一項,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機構估計,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
5. 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
物流和供應管理;
生產制造和裝配;
航空行李處理;
郵件/快運包裹處理;
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
動物身份標識;
運動計時;
門禁控制/電子門票;
道路自動收費。
6. 智能標簽在國內的發展
目前,RFID技術已經應用在許多領域和行業,其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依次為:倉庫/運輸/物流行業(73.81%),門禁/考勤(50%),資產管理(33.33%),火車/汽車識別(33.33%)。大部分應用主要集中在HF和UHF射頻產品,主要為倉儲/物流和門禁/考勤,不停車收費,車輛識別和服裝行業。
2006年6月9日公布了《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布書》,它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的文獻,為我國RFID技術與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南。五、標簽市場發展趨勢
近10年來,全球的標簽用量每年在以5~8%的速度增長。從整個國際標簽市場的增長情況來看,發達國家市場的增長率正在逐步放緩,按地區標簽的增長情況:
北美4~5%,西歐5~6%;
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增長率在快速上升;
如中國15~20%,印度12~18%,東歐12~15%,南美(不包括墨西哥)8~10%,亞太地區(不包括中國)12~15%。
全球目前超過25,000家標簽生產企業,標簽市場的銷售額在2006年達到650億美元的預測到2007年將實現730億美元。2010年,亞洲將占國際標簽消費總量的37%。新型標簽產品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如收縮膜標簽和模內標簽的增長率都在10%以上。中國每年的增長幅度已經遠遠高于國民經濟平均7~9%的增長速度,這種快速增長是令人鼓舞的。
發展趨勢:
1. 在全球范圍內,玻璃容器、罐頭盒等包裝容器的應用在減少,塑料容器的應用在增加,這將導致各種標簽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重新分配。
2. 模內標簽將有適度增長。
輕量玻璃瓶應用增長使收縮膜標簽用量繼續增加,PET瓶用塑料標簽的用量將快速增長,玻璃和塑料容器用不干膠標簽的增值性和應用性將進一步擴大。
3. 可變信息(如文字、條碼、數據、批次、價格和重量等)印刷設備迅速增加,將推動可變信息標簽的發展。
4. 非紙張和卷筒印刷的增長最快。
5. 數字設計和成像新技術,及新型材料新發展,生產技術越來越數字化。
6. 組合印刷新技術的增長。
7. 環保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的產品、技術、相關規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人士為目的。最終創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百科全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