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
讀音:piǎo bái
詞義:1、指彩色片在沖洗階段,顯影后,將彩色底片上的顯影藥膜轉為鹵化物的過程。
2、使用化學溶劑將物品(多為織物)從漂染成為白色的過程。
3、染整加工的一個步驟
媒體近年常報道的黑心棉就是用漂白過的廢品織物粉碎后制成的。
一般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有漂白作用,例如過氧化鈉等。
基本解釋
[bleach] 用水加化學藥品使東西退去顏色或變白
詳細解釋
1. 除去纖維材料、紡織品等物中所含色質,使之變白的過程。
明 馮夢龍 《山歌·看星》:“好似漂白布衫落在油缸里,曉夜淋灰洗弗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穿一身淡色的夾長衫,便鞋,漂白布單褲。”
2. 說明,表白。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七:“心的深處,她有故意在愛人的妹妹跟前漂白自己的意思。”
其它含義:
珊瑚蟲是一種群居的微小生物,它們從與之共生的藻類那里汲取營養。當水溫升高時,對水溫相當敏感的珊瑚蟲便開始生理緊張,因而失去大部分共生的藻類,這個運動被稱為“漂白”。被漂白的珊瑚逐漸走向死亡。由于近幾年全球變暖,珊瑚漂白的現象更是在多個海域發生,珊瑚數量正急劇減少。
造紙工業中的生物漂白技術
木質素是造紙工業中有效利用纖維素的最大障礙。在化學制漿過程中,大部分木質素可從木材、草類或其他粗原料的纖維中除去,但還殘留大約3~12%,這部分殘留的木質素會造成紙漿褐色,并降低紙張的強度。因此,需要對紙漿進行漂白。傳統的化學漂白法是采用多段的氯/二氧化氯漂白及堿提取來去掉木質素,在廢水中會有大量含氯的、致癌致畸的物質,如呋喃、二惡英等,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80年代初,西方工業國家工業污染控制戰略出現了重大變革,以污染預防取代了污染治理。芬蘭率先將生物預漂白技術引入制漿造紙工業中。用木聚糖酶對紙漿進行預漂白,可以減少隨后的化學漂白用氯量30%~40%,廢液中有機氯化物與毒性物含量顯著減少。至今,用于生物預漂白的木聚糖酶已經經歷了三代的發展。從第一代酸性酶,第二代中性酶,到第三代堿性酶。
目前,對第三代木聚糖酶的研究與應用正進入高峰期,采用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手段獲得性質優良的耐熱耐堿木聚糖酶已成為各相關實驗室的研究熱點,期望不久的將來重組酶會更有效地應用于漂白工藝中。目前,酶法助漂新工藝在歐洲和北美的30余家大型紙廠得到應用,成為生物技術在造紙工業應用最成功的一例。加拿大已有約10%的硫酸鹽法紙漿廠采用了該新工藝。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和美國山道斯化學公司等多家酶制劑廠商,紛紛推出了專門用于紙漿處理的木聚糖酶和纖維素酶新產品。?
由于木聚糖酶處理工藝是通過降解除去紙漿表面再沉積的半纖維素等方式,來幫助化學漂劑漂白的。木聚糖酶只能起到助漂的作用,不能真正替代化學漂劑。因此,生物預漂白并不能完全替代化學漂白,能減少污染卻不能最終消除污染,因此要從根本上消除有毒氯漂液的污染,需最終實現生物漂白,即完全采用生物手段除去紙漿中殘留的木質素。近年來,利用各種木質素酶進行生物漂白的研究正在迅速興起,人們期望利用木質素酶對木質素的直接作用來實現生物漂白。許多實驗室都在努力研究非木聚糖酶的漂白用酶,涉及的酶類包括木素過氧化物酶、錳過氧化物酶、漆酶和纖維二糖脫氫酶等。其中,一種叫做漆酶的木質素酶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過去,一般都認為漆酶的氧化還原電位太低,不能攻擊構成木素結構90%以上的非酚木素結構。但進入90年代后,有人發現,當有可起氧化還原中介物作用的簡單有機化合物存在時,漆酶不僅能氧化非酚結構,而且能使硫酸鹽漿脫木素和脫甲氧基。目前研究較多的中介物有1-羥基苯并三唑(1-hydroxybensotriazol,1-H等。佐治亞大學的研究者則發現一株漆酶產生菌朱紅密孔菌(pycnoporusCinnaba-rinus)可以產生自己的氧化還原中介物3-羥基鄰氨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anilicacid,3-HAA)。漆酶加3-HAA系統不僅能氧化非酚模式化合物,而且能降解合成的木素。日本報道,利用漆酶進行生物漂白,可以去掉50%~60%的殘余木質素,減少氯漂50%~60%,然而,離真正意義的生物漂白還有一段距離。木質素的結構非常復雜,并且在紙漿中木質素與木聚糖形成復合體緊密地附著在纖維上,難以除去。僅依賴于一種酶的作用遠遠不夠,利用木聚糖酶與木質素酶兩種酶的共同作用有望完全降解掉紙漿中殘留的木質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物漂白。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的產品、技術、相關規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人士為目的。最終創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百科全書平臺。